

因噪音污染投诉五年无结果
西安市民薛女士因噪音污染投诉五年无结果,当她准备依法维权要求拿到噪音超标的数据,西安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一负责人不但拒绝提供噪音监测,还说事情没解决是“因为没有投诉到一定程度”、“事情闹得不够大”。该负责人还称自己是为国家负责,为政府负责。(西部网6月2日)
懒政逻辑要不得
不闹不处理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懒政逻辑,同时还具有一种媚权的心态,自己主动去为群众处理问题,唯恐上级领导不知道,自己的“政绩”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如果群众闹到上级领导那里,有了上级领导的指示再去解决,既给上级领导分了忧,又能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知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很多地方政府三令五申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群众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主动给予解决,既是自己的工作职责,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体现,如果非要等到矛盾日积月累,把小矛盾拖成大问题才去解决,不仅危害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形象也会在群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不知这位官员想到了没有? □朱永华
公民维权也是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尽管民众的神经已经被此起彼伏的“雷人”官话锤炼得足够坚韧,但是,面对官员“闹得不够大”的埋怨,我们仍然有种被“雷”得外焦里嫩的感觉。原来在官员心目中,出面为公民维权也是看人下菜碟,奉行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原则,而且不仅要会哭,还得大声地哭,哭出特色,哭得能引发公权力的兴趣。真让人想不明白,你这到底是想化解社会矛盾呢,还是想激化矛盾?光有侵权的事实还请不动公权力出手,还得公民撒泼打滚,你这到底是维权呢,还是折腾人?
如果说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是公民遭受的第一次伤害,那公权力这番“唯恐天下不乱”的表态,其伤害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第一次。毕竟,只为了一分维权请求却要付出百倍的精力去吸引公权力的注意,在吸引公权力方面花费的心思甚至要远远超过维权行为本身。更重要的,公民的精力有限,而权力部门的“欣赏水平”却在不断提高,照这样下去,说不定哪一天就是眼看着公民上吊跳楼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是再继续琢磨更加激烈的方式来吸引公权力还是干脆就忍气吞声?替公民维权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做好了应该,做不好却该挨板子,怎么到了官员嘴里却成了对公民的恩赐?□温国鹏
社会管理不能踢皮球
社会管理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每一个部门的存在就是保证这个环环相扣的关系能够维持下去。如今,一些领导因为怕担责任,不想干事,就将一些本来应该自己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抛给了其他部门。一次两次,或许碍于面子,大家都认了,但如果都像西安环保局监测站这位负责人那样,总是鼓捣别人往上反映问题,把责任推卸给别的部门当成一种习惯,很容易就损害了这个环环相扣的管理关系。而一旦这层关系被打乱,不该干的事情干了,该干的事情没干,导致了整个管理体系严重紊乱,最终倒霉的还是逃避责任的部门和领导。因为最后在追责时,责任都会落到初始的责任部门和领导头上,从这个角度说,西安环保局监测站这个负责人鼓捣市民维权,最终很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