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噪音超出了标准限制,这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噪音超出了标准限制,这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一环”的车流产生的噪音,给两小区业主带来很大困扰。李慧君摄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为响应号召,不少市民都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开始践行低碳生活,包括少用塑料袋,出行多坐公交等。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形的环境污染仍然困扰着不少市民。记者近日接到万科金色家园的三期业主小刘投诉说,从2008年至今,他已经被“一环”的噪音困扰了将近3年的时间。在向开发商、佛山市路桥等相关部门投诉无果后,目前不少业主只能自掏腰包给窗户作隔音处理。
“一环”声屏障工程不惠及周边两小区
从2008年搬进万科金色家园开始,小刘就与其他业主开始了维权之路。在将近3年时间里,“一环”的噪音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因为“一环”车流量的不断增多而日益严重。记者在网上的各大部门看到,金色家园与怡翠馨园的业主分别投诉佛山、南海两级政府各个部门,包括佛山交通局、路桥公司、环保局和政府办公室等部门。
小刘认为,这次之所以掀起业主新一轮的不满,主要是因为在今年4月底,佛山市路桥公司公布将要实施佛山“一环”声屏障工程,工程分布于一环东、南、西、北路人居比较密集的地方。
根据部门介绍,工程的施工将大大降低车行噪音对两侧的影响。工程主要材料采用吸音效果好的环保材料泡沫铝,为保持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搭配,声屏障主要以绿色为主。
然而,这项工程却不包括“一环”经过的金色家园、怡翠馨园路段。路桥公司给出的答复称:“公路建设在前,楼盘开发规划在后,公路设计时该处噪音敏感点并不存在,因此不属于路桥公司实施工程范围。”
“在‘一环’噪音路段投诉里面,金色家园的投诉是最激烈,也是持续时间最久的,在经过将近3年的投诉后,竟然得到这样的答复。”小刘略带气愤地分析说:首先,两个楼盘区域规划为商住用地是在“一环”规划设计之先;其次,造成此路段噪音不断恶化的原因是车流量的急剧增加,佛山一环原先的规划定位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流量是7万辆,而在2008年12月被省交通厅定为省属高速公路,改名“佛山一环高速”,车流量已经达到17万辆,昼间不间断的噪音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
业主与开发商迟迟未能达成共识
记者翻查此前各大部门给出的意见答复,主要观点在于“一环”建设在先,而小区建设在后。记者了解到,佛山万科金色家园在2005年11月取得环保审核意见,而当时环保局给出的噪音标准为国家二级,即白天50分贝,夜间40分贝。实际上是因为当时佛山“一环”还没通车,所以才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而对于“一环”通车后所造成的噪音,记者留意到,南海区环保局在今年年初曾经回复业主称:“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我区环境监测站均对该二楼盘进行噪声监测,结果表明,佛山一环怡翠馨园、万科金色花园段道路交通噪声超标,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均高于标准限值。”
噪音超出了标准限制,这到底该由谁来负责呢?
林先生告诉记者说,3年来他们曾经反映到多个部门。环保、交警部门答复称,“如果存在噪音超标问题,需要设置隔音墙的,建议由佛山万科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尽快提供设计方案,并落实建设资金。由市交通局和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将在路政许可和工程施工安排方面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
然而,业主与开发商协调沟通中,却迟迟没有达成共识。无奈之下,不少业主只好自掏腰包来解“燃眉之急”。
“现在还是经常睡不好,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我都怀疑可能是精神衰弱了。”家住金色家园三期拥翠的林先生告诉记者说,在苦苦等待两年后,终于忍不住自己掏钱安装了隔音玻璃。“1200元/平方米,两个房间加起来就花了好几千元了。”虽然窗户是长年累月关闭着,然而,隔音玻璃只能减少10分贝左右的噪音,而随着“一环”车流量越来越大,隔音玻璃能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有限。
对于噪音所造成的影响,南海区人民医院的梁医生表示,噪声会干扰人的睡眠质量和数量,老人和病人对噪声干扰尤为敏感。当人的睡眠受到噪声干扰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影响。
有研究表明,噪声使人烦恼、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精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对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复杂作业和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影响更大。另外,噪声也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容易引起工伤事故。
梁医生表示,当噪声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耳鸣、耳聋和听力损伤,产生听觉疲劳。短时间噪声影响造成的听觉疲劳,是可以恢复的,但长时间在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听觉疲劳就不能恢复,甚至造成耳聋和听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