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详细介绍
金林花园居民受噪声困扰2年

如果从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开始,沿着楼板传来一阵阵足以将你从睡梦中惊醒的敲打声,你受得了吗?而西林西里111号金林花园2号楼的居民,已经被这样的噪声困扰了两年。
  楼下剁肉楼上“地震”
  “原来以为是有人装修,可楼上楼下问遍了都没有。”前年年初,家住金林花园2号楼6层的薛女士就开始在每天五点多钟“准时”听到楼内传来的敲打声。“几乎每天都会被吵醒,有时候频率高一点,根本就没法再睡着了。”
  最后声音来源终于确定:原来是开在楼下的一家专卖猪肉的银祥食品金鸡亭店。敲打声就是店员在案板上剁肉的声音。
  昨天上午,记者在2层的林先生家实地体验了一番剁肉声的“震撼”。当时正是店内顾客较多的时候,几乎每隔一两分钟就会传来三五下“砰砰”声。声音沿着楼板传递,不仅震耳,记者甚至能明显感到地板的轻微震动。
  商家表态愿进行整改
  几乎从这家肉店开业开始,就不断有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前往交涉,或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去年9月,思明区环保局前往现场进行查看,并对肉店提出了整改要求。肉店也按照环保局的要求采取了相应措施,将塑料案板换成木制的,并不再把案板放在铁制台面上,而是另外砌了一个大理石台,专门用于剁肉。但这些细微的改动显然没有收到多少效果
  “我们确实一直在尽量改进,减少噪声。”店长告诉记者,他们还将开业时间尽量延后,并要求店员尽量减小力度,以免影响居民休息。但她也坦言,只要肉店在正常经营,这种噪声实际上不可避免。
  记者随后联系了厦门银祥集团,对方回复,肉店将在早上7点前在室外进行剁肉,避免声音通过楼板传播,7点后再将案板移至室内,避开居民的休息时间。
  法律监管存在空白
  昨日,记者联系了思明区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这种肉摊肉店,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盲区。“他们不是使用机器,不属于生产经营噪声,只能归于社会生活噪声,这就给我们的执法带来了两个难题。”
  首先,这类店面开业时不需要经过环保审批手续,因此环保局无法从选址这个源头上对其进行限制。第二,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社会生活噪声没有设定明确的量化标准,这就给执法带来“无据可依”的难题。
  工作人员说,现有法律法规未将这类肉摊肉店列为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经营单位,这就导致了监管上的空白。如果居民希望彻底解决问题,可通过法律渠道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并可联系环保部门提供相关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