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 资讯 > 详细介绍
门禁提示音变成小区噪音

      為提醒居民隨手關門,樓棟門禁在設定的時間內未閉合,就會持續不斷發出“嘟——”的警報聲。然而,這套升級版的門禁,近日卻成了閔行區麗都城小區業主的困擾。由於門禁壞損率高,且未及時修復,這樣的報警蜂鳴聲成了小區內的不間斷噪音,尤其是夜間,報警器的“大合唱”更是攪擾到居民夜裡的安寧。

门禁提示音变成小区噪音

    闵行区丽都城是2009年8月正式交房的新小区。业主程先生算得上是小区内第一批装修并且入住的业主,拿到钥匙和门禁卡进户验房的第一天,程先生意外发现单元楼的门禁配备有报警功能,业主刷卡进门后,若没有随手关门,刷卡器就会发出“嘟——”的警报声,直到门重新合上。“这样的设计倒是不错。”程先生说,底楼门禁是守护楼栋安全的第一道防范关,很多缺乏安全意识的居民会忘记随手关门,或者故意将门顶开,有了报警音,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示作用,安全系数自然能高很多。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交房不过半年,小区单元楼门禁大面积受损,由于长时间处于未闭合的状态,门禁报警器则“恪尽职守”地发出鸣叫声。“这个声音刚开始听还不觉得,现在简直是不能忍受。”程先生说,坏损的报警系统一起工作,形成“合声”效果的“嘟——”声连绵不绝,尤其到了晚上,这样的声音显得更响。

    近日,记者来到程先生的小区,还未走近楼下门禁,就听到了报警系统发出的蜂鸣声,即便走到4楼,依然能听得清清楚楚。“住在低楼层的居民这段时间真是饱受折磨。”业主彭先生告诉记者,从发现问题以来,已经有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期间,业主们向物业也报修过多次,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业主只得忍受这从早到晚不绝于耳的噪音。

    家住一楼的叶小姐已经怀孕5个月,“晚上躺在床上,这个声音时不时会钻进耳朵里,搅得人睡不着觉。”叶小姐说,自己最担心这样的声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小区门禁大面积受损

    记者看到,大门上方还有一盏小灯,关闭状态下显示为绿灯,门一旦被开启,就会转为红灯。正常情况下,业主刷卡开门,门禁上方内置吸铁石,很快就能自动合上。从刷卡开启门禁算起,大门在持续打开1分50秒之后,报警信号才开始启动。

    记者从41号楼走到65号,报警声一直此起彼伏环绕在耳边,25个门栋中,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报警器发出声响的,达到了一半以上。记者在几栋楼走访发现,有的门铰链松开了,导致门无法正常闭合;有的大门则是在开启之后无法自动回弹,需要人为关门之后,才能停止声响;有的大门即便推至关闭位置,却由于磁力吸合不到位,报警声依然不绝于耳。“除了门禁系统硬件本身的坏损之外,还有很多则是人为硬生生撑开的。”记者看到,不少楼栋的底楼都已“居改非”,被改建成蔬菜店、五金店等。“店主为了招揽生意,方便顾客进出,就会用砖头或木头垫住一扇门,不让它合上,这样报警系统就会响个不停。”

    彭先生告诉记者,晚上鸣叫声严重的时候,他曾尝试去楼下关门,可是底楼人家很快又把门打开,“我要休息的,总不能一直跑上跑下。”他说,无奈之下,自己只能将电视机声响调大,以此和警报声抗衡。程先生则表示,小区正处于装修高峰期,一些装修队为方便搬运,会粗暴地拆卸门禁上方的弹簧装置;或是强行拿走了报警装置内的电池,更有甚者用蛮力拉门导致门把手和报警装置损坏。记者在几栋楼旁的栏杆上看到了残余的绳子,程先生介绍说,这是用来绑住门把手的,让大门一直敞开。

技防升级,维护也要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门禁启用了智能化功能,属于一般门禁的升级版,依靠的是门磁探测门是否被非法打开或移动。门磁报警时间,可通过编程设置,在预设好的时间内,若门磁检测到门未关闭,系统则会进行提示。但他表示,技防升级并不等于安全防范能够一步到位,智能化系统对于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要求比较高,居民进出门洞时要保证门禁关闭,物业也应该保证设施设备的完好。“小区交付使用时间不长,还处在过渡期。”对于小区门禁的失灵问题,小区物业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交付使用的小区还处于装修高峰期,白天,各种装修材料和人员为了方便进出大楼,都将门禁强行开启,这也加剧了大门各个零件部位的老化。再加上出现的居改非现象,门禁系统很难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小区的智能化门禁系统尚在保质期内。”该负责人表示,接到居民的报修,管理处就会联系厂家,让对方派人前来维修,而一些零部件的小问题,物业也会及时派人查看。而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噪音问题,他则表示,如果居民忍受不了,可以报物业将报警系统中的电池暂时拆卸,待正常使用后再装上。

為提醒居民隨手關門,樓棟門禁在設定的時間內未閉合,就會持續不斷發出“嘟——”的警報聲。然而,這套升級版的門禁,近日卻成了閔行區麗都城小區業主的困擾。由於門禁壞損率高,且未及時修復,這樣的報警蜂鳴聲成了小區內的不間斷噪音,尤其是夜間,報警器的“大合唱”更是攪擾到居民夜裡的安寧。

門禁提示音變成小區噪音

    
閔行區麗都城是2009年8月正式交房的新小區。業主程先生算得上是小區內第一批裝修並且入住的業主,拿到鑰匙和門禁卡進戶驗房的第一天,程先生意外發現單元樓的門禁配備有報警功能,業主刷卡進門後,若沒有隨手關門,刷卡器就會發出“嘟——”的警報聲,直到門重新合上。 “這樣的設計倒是不錯。”程先生說,底樓門禁是守護樓棟安全的第一道防範關,很多缺乏安全意識的居民會忘記隨手關門,或者故意將門頂開,有了報警音,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示作用,安全係數自然能高很多。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交房不過半年,小區單元樓門禁大面積受損,由於長時間處於未閉合的狀態,門禁報警器則“恪盡職守”地發出鳴叫聲。 “這個聲音剛開始聽還不覺得,現在簡直是不能忍受。”程先生說,壞損的報警系統一起工作,形成“合聲”效果的“嘟——”聲連綿不絕,尤其到了晚上,這樣的聲音顯得更響。

    
近日,記者來到程先生的小區,還未走近樓下門禁,就听到了報警系統發出的蜂鳴聲,即便走到4樓,依然能聽得清清楚楚。 “住在低樓層的居民這段時間真是飽受折磨。”業主彭先生告訴記者,從發現問題以來,已經有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期間,業主們向物業也報修過多次,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業主只得忍受這從早到晚不絕於耳的噪音。

    
家住一樓的葉小姐已經懷孕5個月,“晚上躺在床上,這個聲音時不時會鑽進耳朵裡,攪得人睡不著覺。”葉小姐說,自己最擔心這樣的聲響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小區門禁大面積受損

    
記者看到,大門上方還有一盞小燈,關閉狀態下顯示為綠燈,門一旦被開啟,就會轉為紅燈。正常情況下,業主刷卡開門,門禁上方內置吸鐵石,很快就能自動合上。從刷卡開啟門禁算起,大門在持續打開1分50秒之後,報警信號才開始啟動。

    
記者從41號樓走到65號,報警聲一直此起彼伏環繞在耳邊,25個門棟中,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當時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報警器發出聲響的,達到了一半以上。記者在幾棟樓走訪發現,有的門鉸鏈鬆開了,導致門無法正常閉合;有的大門則是在開啟之後無法自動回彈,需要人為關門之後,才能停止聲響;有的大門即便推至關閉位置,卻由於磁力吸合不到位,報警聲依然不絕於耳。 “除了門禁系統硬件本身的壞損之外,還有很多則是人為硬生生撐開的。”記者看到,不少樓棟的底樓都已“居改非”,被改建成蔬菜店、五金店等。 “店主為了招攬生意,方便顧客進出,就會用磚頭或木頭墊住一扇門,不讓它合上,這樣報警系統就會響個不停。”

    
彭先生告訴記者,晚上鳴叫聲嚴重的時候,他曾嘗試去樓下關門,可是底樓人家很快又把門打開,“我要休息的,總不能一直跑上跑下。”他說,無奈之下,自己只能將電視機聲響調大,以此和警報聲抗衡。程先生則表示,小區正處於裝修高峰期,一些裝修隊為方便搬運,會粗暴地拆卸門禁上方的彈簧裝置;或是強行拿走了報警裝置內的電池,更有甚者用蠻力拉門導致門把手和報警裝置損壞。記者在幾棟樓旁的欄杆上看到了殘餘的繩子,程先生介紹說,這是用來綁住門把手的,讓大門一直敞開。

技防升級,維護也要升級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門禁啟用了智能化功能,屬於一般門禁的升級版,依靠的是門磁探測門是否被非法打開或移動。門磁報警時間,可通過編程設置,在預設好的時間內,若門磁檢測到門未關閉,系統則會進行提示。但他表示,技防升級並不等於安全防範能夠一步到位,智能化系統對於日常使用和維護的要求比較高,居民進出門洞時要保證門禁關閉,物業也應該保證設施設備的完好。 “小區交付使用時間不長,還處在過渡期。”對於小區門禁的失靈問題,小區物業管理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新交付使用的小區還處於裝修高峰期,白天,各種裝修材料和人員為了方便進出大樓,都將門禁強行開啟,這也加劇了大門各個零件部位的老化。再加上出現的居改非現象,門禁系統很難處於正常工作狀態。 “小區的智能化門禁系統尚在保質期內。”該負責人表示,接到居民的報修,管理處就會聯繫廠家,讓對方派人前來維修,而一些零部件的小問題,物業也會及時派人查看。而對於一時難以解決的噪音問題,他則表示,如果居民忍受不了,可以報物業將報警系統中的電池暫時拆卸,待正常使用後再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