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噪音扰民报警渐多
民区里停放的电动车的报警器响个不停;大街小巷,飞驰而过的摩托车的音响把路人吵得不轻;激情大家唱太过“激情”,周围的居民无法休息。市公安局在昨日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噪声污染防治执法检查情况的调研报告中表示,我市噪声扰民报警居高不下。
据统计,去年5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市公安局四城区分局共接到噪声扰民报警12921起,其中绝大多数属生活噪声污染。记者粗略算了一下,平均每天有噪声报警30起。
从报警类别来看,商业经营场所高音量播放音乐、广告招揽顾客的噪声扰民最多,占报警量的24.80%;夜市摊点喝酒猜拳、高声喧哗噪声扰民,占报警量的13.01%;午、夜间进行体育锻炼和吹奏乐器、歌咏等活动产生的噪声扰民,占报警量的12.61%。其他报警涉及房屋装修噪声、打麻将或打牌噪声、车辆防盗报警器鸣响噪声、宠物噪声等。
从噪声污染报警案件时间段来看,5月份为报案高发期,并持续到高考结束。高考前夕及考试期间日均报警数达104起。10月是商业活动及室内装修旺季,也是全年噪声污染报警案高发期。
从分布地域来看,鼓楼区噪声报警比较多,占总报警量的33.83%,晋安、仓山和台江区报警量分别占总报警量的26.40%、20.43%和19.34%。
市公安局表示,按照相关规定,生活噪声扰民行为经教育或警告后不改正的,可给予200~500元罚款,但在执法中很难对生活噪声扰民案件罚款,主要是取证难、定性难。在1.2万余件报案中,有21.38%的案件民警到场后未发现警情。同时,执法人员在查处噪声扰民投诉时,绝大多数当事人在执法人员劝导时表示马上改正,可执法人员离开后,当事人我行我素,造成噪声污染根治难。